台灣美展
美術理論
美術團體
文獻史料
圖像資料
影音資料
相關連結
檢索:
首頁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台灣美術知識庫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台灣美展
美術理論
美術團體
文獻史料
圖像資料
影音資料
相關連結
關鍵字
臺灣美術期刊
研討會論文
美術家傳記叢書
臺灣美術期刊
研討會論文
美術家傳記叢書
首頁
>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期數 :
19 期
出版年月 :
1993年1月
篇名標題 :
美國學校的藝術與美感教育
作者 :
Arthur Efland 撰,郭禎祥 譯
摘要 :
雖然美學和美感教育在美國最近的藝術教育著述中,廣泛地被採用,我們還是需要解釋什麼是美學和美感教育。美學是哲學的一支,探討藝術的性質及價值、藝術家創作或靈感的過程,以及美感反應(aestheticresponse)等問題;於是產生一些主題,如美感經驗、美、形式、表現、具象呈現、風格、隱喻的特質,以及對藝術作品予以批判,性的解析和評價,自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以來,西方哲學家一直都在討論這類問題。過去,哲學家習慣思考藝術在未來國民教育中的說教價值,以及藝術對社會秩序的影響,哲學家以這些角度來討論藝術,使得美學問題通常都在政治與道德問題的背景下產生。相反地,現代哲學家則傾向專心致力為藝術或藝術特質下定義,把藝術及藝術特質定義為一個概念,諸如此類的問題是現代哲學家感興趣的。十八世紀當純理論有關美的特質之討論在歐洲出現時,美學就被認定是哲學正統的一支,同時,美學一詞也適用於自然界中那些可在美學上被體驗的各種現象。
文字全文瀏覽 :
未獲授權
原刊頁面瀏覽 :
未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