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53 期
2003年7月
日治時期台灣鄉村的地方領導階層民宅
蔡明志
  民宅是台灣傳統建築中所佔數量最多的建築類型,亦是與一般人生活最密切相關的空間。但在眾多的古蹟與歷史建築當中,民宅所佔的數量並不多,因此也未引起大家對傳統民宅的重視。若有認知,多為清代的鄉紳宅第,抑或是日治時期市街中的街屋建築。而在學術研究的領域中,除上述的民宅類型外,亦有以一個聚落的民居的普遍型態為對象的研究。但筆者近年來從事歷史建築清查的過程中,發現目前台灣鄉村地區中尚留存不少頗為精緻的民宅,大多是日治時期所興築的,而屋主常是一個聚落的富人或地主,在日治時期擔任保甲役員或較為低階的基層行政職務。因其通常為一個地方村落的領導階層,其所興建的民宅在本文中稱之為 「地方領導階層民宅」。這種類型的民宅大致仍延續傳統的合院民宅格局,但在外觀與裝飾元素的運用上開始有了轉變。在清代鄉紳宅第逐漸凋零且所剩不多的當下,這些日治時期所興建的地方領導階層民宅亦逐漸消失,實有進行基礎調查與研究的急迫性。其重要性即在於它可被視為是台灣傳統民宅從傳統過渡或轉換到現代的見證,且在殖民時期有其特殊的意涵。本文主要的案例以筆者在台南縣鹽分地帶鄉鎮所進行的田野調查居多,間亦雜有其他縣市的同類型民宅,因此本文所呈現的或許只能算是地方性的特色。在進入正題之前,筆者將先就日治之前清代的鄉紳宅第與日治時期社會領導階層的轉變情形略作說明,前者可做為本文主題的一個對照,後者則是日治時期地方領導階層民宅形成背景的說明。
文字全文瀏覽 :
原刊頁面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