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27 期
1995年1月
二十八屆省展改制的歷史檢驗
蕭瓊瑞
  1974年的第廿八屆省展改制,各方給予褒貶不一的評價。本文雖有意針對此一爭議性問題的本質有所釐清,但不可避免地,在解析問題的過程中,亦涉及了省展自創設以來的種種內部規範及實際作為。
  經由本文的研究,我們可初步獲得如下的認識:
一、廿八屆改制以前的省展,內部確實擁有一套不成文的晉升管道,一批年輕的畫家,亦在此一管道中,長期參與競賽,獲升為評審委員。
二、但這套不成文的「無鑑查制度」,自始即受到某些人事問題的干擾(包括大批大陸成名畫家的來臺),而無法嚴格遵行。
三、由於未能建立良好的晉退制度,省展評審人數大約在廿二屆前後,已趨於飽和,也阻絕了新人晉升的管道。
四、廿八屆的省展改制,立意良好,但在改革的方向上,未能掌握此前省展的本質(一種較具封閉性格的無鑑查制),使省展自此走向一個無限開放、也無法形成自我風格的隨機性組合。
  本文的具體結論是:一個可能建立自我獨特風格走向的「傳統省展」,未能在廿七屆以前,藉著制度化的評審晉退作為,達到內部人事換血與風格遞變的目標,終致喪失了有效延續傳統的時機;而廿八屆改制後的「新省展」,也未能掌握省展運作的「封閉性本質」,忽略了此前藉著獲獎作家既已建立的風格傳統,而走向一個「獲獎」與 「評審」之間實無必然連繫的開放式競賽,也再無法反映出一種較具歷史意義的風格走向。
  本文的建議是:省展應放棄已無實質意義的「永久免審查」獎項,確實劃分與「學生美展」間的界限,脫開「推廣、普及」的舊時代觀念,以有限但亦不算微薄的獎金,有效運用(如各個項目分批隔年舉辦的「雙年獎」方式),選拔出具有較高成就的藝術創作者加以表揚,以因應新時代的來臨,重建「新省展」的尊嚴。
文字全文瀏覽 :
原刊頁面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