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56 期
2004年4月
在水一方──1945年以前台灣水墨畫
崔詠雪
台灣文化因島嶼特質,比大陸性文化表現更多外來因素的介入,位處中國大陸東岸與南海海上交通要衝,故不斷有不同的外域文化進入。在美術史上海島國家美術發展表現自由多變,形式流暢的特色,台灣因十七世紀帝國主義爭奪海上霸權,勢力更迭,隨海上交通之繁榮,台灣水墨畫發展之影響其後有來自水域之西與水域之東,其變化受不同政治主體影響的因素大於其本身地理性特質,外來影響也時而掩蓋海島民族應有的活潑與流暢,然而易於接受新文化多變的特質確是始終如一。台灣與大陸及日本鄰近的關係,尤其與大陸藕斷絲連,時而阻絕不通,時而似近在咫尺,水域孕育台灣美術有「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淒美的情愫,明清至民國間清廷與國民政府的進入,台灣西岸中國傳統文化兩度蒞台,雖然鄰近西岸的大陸有較多的影響,這中間卻又敵不過東北方日本的殖民政權,使水墨畫幡然改絃。本展覽以台灣水墨畫作品,尋求域外特色相關的對照,了解形式上的根源,期激盪更深入研究的可能因子。本主題以台灣淒美的情愫為引,以感知台灣文化之一隅,體會台灣水墨畫的風華。
水墨畫幾乎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的主體,元以後以文人學者為主軸,直至明代以來,商業繁榮,中產階級的社會地位提升,中國社會結構變遷;傳統繪畫以文人仕宦階級為社會主流的局面漸有改變,在野的士紳、僧侶畫家之特立風格也受到重視,文人專業畫家鬻畫為業者也漸有之,清代台灣延續這樣的社會傾向,但水墨畫傳統大體上文人仍然還是主要的成員,清代以後隨時代的發展演進,文人畫家逐漸遞減,專業畫家漸增。
明末清初至民元之間,台灣的水墨畫發展伴隨著政治主體的變遷,呈現明顯的三個階段性風格:一、自明鄭及台灣隸清之後,水墨畫以文人畫為主,畫家以流寓文士或少數渡台畫師,風格表現傳統水墨畫氣度瀟灑高雅的文人氣韻。二、日治期間因台展的開辦,繪畫風潮由水墨畫漸轉向膠彩畫一面倒,畫家重視寫生畫,表現台灣自然細緻的地方性特色,相形之下以臨仿為主的傳統水墨,風格漸趨靡弱。三、台灣光復之後因省展的興起,繪畫風潮則又由膠彩畫再轉向大陸來台之新一波中國傳統水墨畫風,「渡海三家」是當時最具代表性的畫家,此時專業畫家與文人畫之特色兼融( 本階段不在本文之敘述範圍,本文所敘主前面兩階段)。台灣水墨畫明顯的隨著政治主體的變遷一面倒,由清治、日治至國民黨遷台,隨著入主台灣的政治主體影響,形成文化表現特質的變化。
文字全文瀏覽 :
未獲授權
原刊頁面瀏覽 :
未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