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60 期
2005年4月
空間的歷史再現與歷史性空間再利用發展之探討:以剝皮寮歷史街區再利用規劃為例
高小倩
面對西方自由經濟的強勢,開發中國家以「國際化」發展作為進步的期許,積極開發適合國際化的標準「新市區」;「舊市區」像是發展過程的家醜,任其日漸凋零與老化,配合「新市區」的發展被視為理所當然。而因為配合新市區的整頓、改造,「舊市區」只能是配合的,例如西門町「中華商場」的拆除,起因於鐵路地下化,而癱瘓的市區交通是主因。
建築的「修理」的觀念,在整個建築生命週期中原本就是一件自然的工作,作為「人為構造物」,必然會遭受自然或人為的破壞而呈現損傷,只是損壞程度的多寡,輕微者一般的修繕工作即可彌補,而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水等)、人為破壞(火災、戰爭等)與空間使用的閒置則是造成建築破壞嚴重的原因,而導致荒廢及頹圮,漸漸變成一處一處的廢墟,與都市發展的進步形象成為強烈對比。
「剝皮寮」是現今廣州街與康定路交叉口旁的三角街廓,日治時代在都市計畫中劃為老松國小校地,光復後新政府都市計畫仍維持這塊地作為學校預定地,卻因為經費問題等因素延宕,直到1988 年教育局才決定徵收;雖於兩年內完成土地及地上物徵收,卻遲遲沒有提出居民安置與改建計畫。1998年4 月,面臨迫在眉睫的拆除改建,居民組成自救會要求市府更改都市計畫,取消徵收該地,暫時獲得兩任市長的緩拆承諾。在1998 年12月以「剝皮寮地區改造計畫案」入選北市發展局所舉辦之「(民)88 年度地區環境改造計畫」,官方對剝皮寮居民求取保存的行動展現善意回應,由當時主管機關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委託淡江大學建築系進行「艋舺剝皮寮古街調查研究」調查研究報告,但最後市府的最終決策還是「部分拆除並劃歸老松國小校地」(陳馥瑋,2003);1999 年6 月,剝皮寮完成所有權轉移,登記為臺北市所有,管理機關為「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屆此,由居民發起的保存運動正式告一段落。
在這歷時一年多的史蹟保存與土地所有權的爭奪過程中,保存團體爭取的是地方歷史性空間的延續,老松國小為校園擴建工程爭取空間。最後雖由老松國小獲得剝皮寮歷史街區的管理權,但在臺北市政府以文化與教育共構並存的發展原則下,終於也為史蹟與校園發展提供雙贏的局面。
史蹟既然被保存下來必須是具有價值的,舉凡文化、教育或美學的價值等等…,往往在談論保存的課題上,我們花了太多力氣去建構或詮釋其不凡的價值,而忽略從再利用(活化、再生)在環境脈絡所獲得平凡的生命力。
文字全文瀏覽 :
未獲授權
原刊頁面瀏覽 :
未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