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59 期
2005年1月
雕形塑意──二十年來台灣雕塑研究
許惠敏
過去的這二十年,是台灣雕塑研究轉變最大的時期。長久以來,雕塑家一直被視為工匠而非藝術家,在藝術的領域中,雕塑也是較被忽略的一環。當討論台灣美術的文章紛紛出現時,有關雕塑的部分很容易被認為是冷門而不受重視,即使有,也多偏向佛像或民間藝術的研究。然而,就在一九八年代前後,台灣社會的改變影響了台灣的雕塑創作。解嚴之前,台灣的戶外雕塑都肩負著教忠教孝的功能,一個個偉人的巨型雕像,無關藝術,幾乎就只為政治服務。解嚴之後,雕塑家的束縛解脫了,加上台灣經濟持續快速飛昇,給了雕塑家們崛起的契機,雕塑作品一躍成為國家現代化、企業形象化的表徵。有關台灣雕塑的研究論著,也隨之豐富。
再者,台北市立美術館自1983年開館後,為鼓勵雕塑藝術家對三次元空間藝術深入探討,提升雕塑水準,以公開甄選方式,於1985年舉辦第一屆「中華民國現代雕塑特展」。在此之前的公辦展覽會,大都以具象人體居多,然此次展覽作品不但形式上豐富多變,呈現具象、抽象、超現實等多樣性。材料運用也極為廣泛,有的以純粹造形、空間為表現,有的更以鋼鐵、大理石、木材、青銅、壓克力……為媒材,這是國內歷年來雕塑展中規模最大、最具突破性的壯舉。 北美館也在展覽會的同時,邀集學者與雕塑家共同參與「現代雕塑座談會」,會中探討台灣雕塑呈現的面貌及創作者面臨之困難、台灣雕塑發展之方向及未來展望。 「中華民國現代雕塑特展」成果的發表,令人耳目一新,這次展覽也為台灣雕塑創作開展了一個新的方向。而座談會的舉辦,也讓大家正視到台灣雕塑的領域應該有更多的人來探索。展覽結束後,獲得大多數專家與雕塑從事者的肯定。
台灣雕塑研究就是在這樣的政治、經濟、社會因素烘托下,有了不同於以往的研究方向。以下分段說明一九八年代以後台灣雕塑研究的特色。
文字全文瀏覽 :
原刊頁面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