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學刊資料

116 期
2019年11月
自然的銘刻與歷史的鏡像:從國美館典藏談林惺嶽繪畫的「自我重建」課題
蔡昭儀
出生於1939年的林惺嶽,五十餘年來的創作發展,與他個人的生命際遇息息相關,同時,其風格的形塑與轉捩變化,亦與臺灣的時代經驗與歷史現實相互扣連及疊合。他的超現實畫風自1960年代末延續至1980年代中期,1980年代是林惺嶽繪畫創作從超現實轉向寫實畫風的轉折點。從繪畫的路向來看,他開始從充斥著古蹟、廢墟、枯樹、骸骨的超現實內省幻境,進入臺灣真實的山川地理中;自創作的思路而言,他步出了時空停滯、生機凍結的文明遺跡場域,開始用情感與身體來感受自己生活的土地,並逐步在自然風景的題材中,將島嶼自然與其對臺灣社會、人文、歷史的分析與觀察連接起來。

國美館目前入藏的林惺嶽繪畫共計6件,創作年代自1986至2012年,作品題材含括了林惺嶽自1980年代中期至今創作內容的幾個具代表性的特殊類型:溪石、山岳、激流、人物、水果、巨樹。這幾件繪畫以其創作的時間點、具臺灣地理生態性格的題材選擇、富含文化意涵的造境手法,提供了畫家如何將「島嶼自然」轉化為「本土精神意符」的諸多線索。

林惺嶽1980年中期繪畫風格蛻變的關鍵,來自於他自1970年代末期以來對於臺灣命運的反思,以及追求文化自主性建構的藝術信念。這種富含「本土關懷」面向的創作追求,由其西班牙遊歷期間(1975-78)親炙當地民主化過程的澎湃民情而啟動,並於1979年返臺後,在直面臺灣意識復甦、民間自覺力量掘起、政治抗爭運動勃發的時代浪潮中,而堅定了他轉進「落實斯土」的創作方向。當進一步對林惺嶽的繪畫作品進行普查性閱讀,不難發現,他1980年代中期以後對母土自然的模塑與詮釋,在追尋與定位本土精神的中心理念下,亦映射出深刻的「自我重建」欲望。換言之,其經由創作來探尋歸屬感的自我重建行動,與其面向島嶼、認同母土、定義臺灣生命力的繪畫實踐路向,共同結構為作品內涵的根本基調,亦是他樹立自我風格的根源與基礎。

本文將從國美館的林惺嶽繪畫典藏切入,探討作品意象如何承載他的精神和情感,使自然力量的銘刻與臺灣歷史的鏡像成為其作品內涵同時俱在的賦格,並研析他如何以「自我重建」的問題視野及創作態度,形塑他特有的臺灣風景觀。

原刊頁面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