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44 期
1999年4月
萬峰逶迤拔地開──論余承堯的山水
倪再沁
  余承堯於1986年傳奇式地出現並震驚藝壇時,我正沈浸在現代繪畫思潮中並避居高雄縣的一個小村落。余老的前兩次個展以及美術雜誌上許多精彩的評介我竟毫無所知,直到1988年暑假,我在蒐集《雄獅美術》過期雜誌時才發現余承堯的世界,不識其人也未親睹其畫,只不過看到幾張經縮小印製的圖錄就令人怦然心動,猶記當時注視書中的重岩絕壑,胸中潮水翻騰,久久難以平復。
  88年暑假過後,我擱下調色盤和畫布,找回閒置已久的毛筆和宣紙,藉著余承堯山水的召喚,再度做為一個水墨畫研習生,這些年來,我常常想起那第一次體會到「真山真水」的感覺,它使一個棄水墨而就油彩的「前衛」畫家重回到「傳統」的懷抱。
  有關余承堯的生平事蹟及其風格分析早經許多優秀的藝術史家闡明過,我既不識余老也僅在畫廊裡見過有限的幾幅畫作,若非《雄獅美術》要推出追悼余老的專輯,實不宜提筆為文論其畫作,故自日前允諾為余承堯專輯寫稿後就深感不安。這些天來一再端詳余老的山水(圖錄),感觸雖深,卻難以提筆論畫,也許正因為這五、六年來念茲在茲,反而不適於站在美術史的角度來論余老,就一個從事水墨創作,尤其曾追摹其風格的後學者而言,余老的世界實深不可測。
文字全文瀏覽 :
未獲授權
原刊頁面瀏覽 :
未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