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74 期
2008年10月
「內用還是外帶?」:以全球藝術界為對象的景觀生產
Chaitanya Sambrani(柴坦尼亞.桑布拉尼) 撰,劉燕玉 譯
本論文以本屆亞洲雙年展主題「呷飽未?」為線索,提出一個在餐廳或速食店常見的問題:「內用還是外帶?」本文將在商業的脈絡探討這問題;相對之下,蔡昭儀將「呷飽未?」則是放在「待客之道」的層次討論,視「呷飽未?」這個問題為亞洲文化的共通特質,並藉此預設了某種共同的社群感,或至少是期望某種文化社群能夠突破全球化市場的重圍,而獲得生存延續。
本文以印度當代藝術家作品為例進行討論。這些藝術家生長於流動性愈來愈高的全球性操作與交換體系;在這體系裡,有關血統、族群、國籍等等既定認知皆因遷移、客居,以及人們對於種種出頭的機會具有更強的掌握力等因素而漸趨模糊。這種現象誠然反映了一個才剛剛「轉大人」(指的是像行為受體內荷爾蒙支配的過動青少年一般躁進)的當代藝術市場中,前所未見的情況;而另一方面,這些藝術家也開始對遠遠超出老前輩們所能想像的許多可能性進行實驗。在印度,越來越多藝術家針對與其過去專修領域大相異趣的媒材進行實驗,創造出具畫藝特質的錄影作品、以音樂演奏展現的雕塑、混雜了數位影像的繪畫,以及在各個領域都被廣泛嘗試的種種足以挑戰既定領域界線的跨媒材裝置等等,不一而足。這些跨領域、跨媒材創作並非憑空而降,而是當代視覺藝術品市場轉變的產物;可想而知的是,這個轉變中的當代藝術市場,其生產、分布與消費在在皆以跨國規模進行著。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許多工人的勞力血汗,透過藝術家兼企業家之類的代理人,被賦予了新的價值,成為吸引廣大而分歧的國內外閱聽人的藝術品。在印度,「出口藝術」這現象已經明顯成為趨勢;我們可以看到,具有專業技能的各行各業技師──從鐵匠、水電工再到電腦程式設計師──整編成隊,創作出獨特的「藝術品」。重要的是,在諸多國際場合中展出的藝術作品中,有許多轉譯自深植印度文化想像中的文字、影像與線索的符碼。這些作品完全不打算被納進某種天衣無縫、流暢,終究卻是虛假的「國際當代藝術」概念裡。觀者必須致力於破解這些符碼,以了解其背後的訊息,以及這些影像的操作脈絡。這樣一來便出現了某種弔詭:這些印度藝術家和其他同輩亞洲藝術家一樣,在創作過程中往往引援用了龐大的歷史語彙與文獻。而這些文獻經常來自國境之外,成為後殖民多元與雜種文化傳統的具體例證。但另一方面,當這些藝術家將作品展示於國際舞臺時,那些符碼又經常被視而不見,或者需要策展論述上的進一步說明才能被理解。期望作品自動展現其複雜性的觀者往往因此飽受挫折。然而正是這種充滿了文化符碼的特質,使這些印度藝術家作品在國際間廣受矚目,因為這種特質使作品得以代表某種文化真蹟、某種如假包換的印度經驗。因此,我們可將之理解為從某種獨特的印度觀點所傳達的世界觀。
文字全文瀏覽 :
未獲授權
原刊頁面瀏覽 :
未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