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91 期
2013年1月
戰後台灣雕塑的發展──以省展為例
林明賢
  20世紀初日治時期臺灣透過日本間接學習到西方現代藝術的表現理念,在這一波新美術運動中,前輩美術家在各項美術活動均有很好的表現,在雕塑方面黃土水首當其先入選帝展的優異表現,更成為台灣美術發展的一個典範,可惜的是前輩雕塑家的優異表現,並沒有順勢帶動到台灣雕塑的發展,在既有文人美學觀及製作技術、材料等先天條件困乏的影響下,台灣雕塑自日治時期以來投入學習者始終無法與繪畫類相比,因此台、府展亦未設置雕塑部別,遲至戰後省展開辦始設置雕塑部,正式在公辦美展與西洋繪畫、國畫並列成為台灣美術發展中的一個類項,省展雕塑部的設置也象徵著台灣雕塑進入一個系統性發展的開始。雖然長期以來雕塑被視為台灣美術發展中較弱的一環,但省展雕塑的發展與風格演變卻是台灣雕塑發展中一個重要的指標,為對戰後台灣雕塑的發展作有系統與脈絡的了解,本文即以省展為例,從參展情狀、評審委員及作品風格等面向,分析探討戰後60年來台灣現代雕塑的發展與演變。
文字全文瀏覽 :
未獲授權
原刊頁面瀏覽 :
未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