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71 期
2008年1月
兩岸當代女藝術家作品中之身體意象
高榮禧
兩岸的當代藝術在1990年代已取得不少成就,但其中的女性藝術仍未引起批評界的真正重視, 這還搆不上早在1971年美國藝術史家琳達.諾克琳(Linda Nochlin)發表〈為何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的哀嘆,事實上,絕大部分的女藝術家在藝壇上幾乎是處在不可見的狀態,更遑論其能有機會被視為「偉大」!?許多女藝術家仍愁苦找不到適當的展場以呈現自己的作品,女性的藝術作品也常比不上女性的身體來得引起媒體的注意,即便後者受到關注,也別忘了女性的身體常被男性藝術家呈現為花瓶般的物品,即使稍具人味亦多為弱者或依附者的樣貌。在審美的形象上,傳統的女性亦常被強調為溫柔婉約的女性美,即便女體的呈現也要像郎靜山的作品《汲水》般以朦朧畫意的風格來為之,因而常由男性決定女性的形象,女性再把這種由男性製造的刻板形象,作為女性的身分認同。 但到了九年代,兩岸女藝術家呈現的女體意象已有大幅改變,本論文即略舉其要予以討論。我們先回到女性藝術更一般的背景來。
性自古以來即被男性津津有味地作為藝術創作題材,但有關女性身體的書寫,除了令男人累積大量且常常是不堪入目的東西外,女性本身反而很難介入此一領域。這不僅由於傳統男性的不許可,也與男性所造就的兩性道德輿論環境有關。女性主動表達自己的性經驗則常被視為無恥,不若男人可以不受拘束地為所欲為,於是描繪性別的經驗就成了男性的特權,由男性代表人類此一領域的全部感受。 然而在九年代之後,兩岸的女性藝術家皆有許多突破挑戰之作,勇敢地書寫自身的身體 / 性經驗。
女性藝術自1970年代茱蒂.芝加哥(Judy Chicago)在大學開設工作室以來,陸續影響到世界各國的女性藝術家結成各種組織團體,爭取展覽空間及機會。即便早期女性藝術多半是零散、隨興的個人創作,凸顯各自的女性特質,但在1980年代之後,社會性別(gender)的概念成為用來檢討婦女在社會中被壓抑的地位,不僅解構了女性係出於生物性別(例如弗洛伊德派所主張缺少陰莖)之不完整的說法,並且認知到係透過父權規訓機制下的社會化操作,才造成婦女極大的束縛和損害,女性藝術就是要在新而自由的女性身分結構之上來發出自己的聲音。 本文目的即在於回顧女性藝術發展中,如何處理女體意象策略的檢討,然後再來介紹當代兩岸女性藝術家如何受惠於西方女性思潮及藝術表現手法的影響,順便整理其作品之獨特性與價值。
文字全文瀏覽 :
未獲授權
原刊頁面瀏覽 :
未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