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75 期
2009年1月
作為方法的東洋:郭雪湖早期台展作品初探(1927-1931)
蔣伯欣(林伯欣)
  在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美術界,「東洋畫」成為追求現代性過程中各式新興觀念的文化生產之一。原被稱為「日本畫」(nihonga)的此一畫種,論者在台灣或將之改稱為「台灣東洋畫」,或在二次大戰後正名為「膠彩畫」,以地域或媒材等角度重新賦予此種繪畫新的定位。本文將以此為起點,探討「東洋畫」在台灣的認識過程,並以連續入選台灣美術展覽會的畫家郭雪湖為中心,探討展覽會創立初期〈1927-1937〉東洋畫的視覺性與視覺機制。我將從作品風格之分析與比較,擴及攝影等美術作品以外的視覺文本,嘗試以不同視覺形式、媒材與文本,分析早期現代台灣東洋畫所涉及的視覺性與主體問題,諸如:若「東洋」可能成為殖民地自我幻想與文化認同的起源,那麼,在視覺上此種幻影又是如何形成的?殖民地的真實性(authenticity),如何透過「東洋」的認識框架,展開視覺形式表述(visual representation)?「東洋」的概念,若非僅止於指涉實際的地理範疇,那麼如何可以作為一種理解「現代性」的視覺方法?
  以上提問,將聚焦於觀者(the observer)的考察,即以「東洋」作為文化的認識框架,觀看一個現代主體生成的系譜。考掘視覺的系譜,將可以幫助我們重新看待寫生,與殖民地下廣義的文藝寫實主義課題。其中的視覺性(visuality),不僅是藝術作品的風格變遷與圖像意涵,而是涉及視覺的知識、權力、身體與空間的部署,或者說是一整個時代的視覺心靈。探討視覺史,將可由「東洋」的概念,提出另一理解藝術史與跨文化交流的參照架構與視角,即以台灣為核心交錯出的東亞視覺網絡。
文字全文瀏覽 :
原刊頁面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