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72 期
2008年4月
「亞洲當代藝術面向與文化意涵」導論——當代「混搭」.藝術「侵越」
龔卓軍
在21世紀全球化與在地化的激辯方興未艾之際,亞洲國家遲速緩急、各自不同的現代化進程,以及晚期資本主義與後現代下的當代藝術處境,已經提供了一種可激發亞洲當代藝術工作者相互交流的機會。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組織第三屆「亞洲青年論壇」,在2007年12月邀請了包括日韓台港的國內外藝術相關學者、博士生,來台對於亞洲當代藝術的處境進行論壇和講座,期望能在開放性的激盪中,開展彼此對話的進程。
從全球性對話的國際藝術交流來看,亞洲藝術家正面臨著如何在晚期資本主義與後現代狀況中朝向自我形塑及走向未來的轉折點上。這個轉折點向我們呈現出雙重論題:(1)當代藝術文化領域的在創作媒介與場域上的「混搭侵越」現象已蔚為風氣,如何針對這般曖昧難明的創作特質給出理論話語,已成為當代美學在流動影像、圖像與論述之間的挑戰;(2)從主體性與認同政治的角度來看,「混搭侵越」這個理念指向某種「亞洲性」的時空與精神特質,不論我們用「惡性場所」或「台客精神」來指稱它,某種更異質的話語平面仍有待開啟。我們從這個雙重論題出發,選擇了八篇相關的文章,組裝為專題論述:〈當代「混搭」.藝術「侵越」〉。
原刊頁面瀏覽 :
未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