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32 期
1996年4月
論陶德.塞勒(TODD SILER)形式轉喻的自然性美學
吳鼎武
  陶德.塞勒在這即將步入二十一世紀的前夕,發表一篇驚醒世人的自然性美學理論──「形式轉喻」。在這理論中,他以「形式轉喻」(Metaphorm)來暗喻比擬在不同科際間可藉一共通的語言來聯結及闡述其間的互動意義,而該語言即是藝術語彙。透過藝術的語彙轉喻及解釋,便能成為溝通不同領域間的「心靈解碼器」。其間,更重要的關鍵,即「心靈」為自然的本位,則無論來自各知識體系的思維基底,其來源皆是相同的。他認為只要打破心靈的界限,將藝術美學延展至其他不同知識領域中,並在該領域建構起以藝術為主導的語言形式,而與其他學科產生相互聯結的互動轉喻,便可達到全面性知識體系的解碼成功,而開展人類未來新知識體系的新頁。
  對於陶德.塞勒的新思維,在本文中更進一步延伸至東方的中國文化體系中的「天人合一」思想,進而推演出現代中國人新思維與理念的「天人合一」新科際整合觀。這種結合天、地、人的自然思想,便是中國人引領全世界人類再造新文明價值的人文資產。而〈禮運大同篇〉的「大同世界」之說,更說明(或暗喻)了來自各科際領域的知識本質,在成功的形式轉喻之後,而呈現出各學程知識基底語彙的認知統一,終致達成人類共同知識基底大同的文明新境。
文字全文瀏覽 :
原刊頁面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