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61 期
2005年7月
漢字印刷字體的形成與變遷
林昆範
中國唐朝發明的印刷技術,與宋朝時期以成熟的印刷術普遍量產發行的刊本,對日後書籍的形態與字體造形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在此之前,以書寫文字記錄的時代,為因應不同媒體素材的特性與限制,造就了多樣的書籍型態與文字造形。
這些形態與造形,包括龜甲與獸骨的甲骨文、碑碣的碑文、青銅器的金文(篆書為主)等鐫刻形式,以植物纖維或動物毛髮製成的書寫工具發明之後,便在平面的竹木簡書或絲織帛書上,表現出柔軟的隸書、草書與行書,而當紙張在隋唐之際成為主流媒體之後,寫本時代正式展開,文字從單純的記錄機能,發展到藝術表現,再從個人風格,逐漸回歸閱讀本質的楷書,書籍也從書卷型態,發展到便於檢索、收藏的扇狀經摺裝,以及完成於宋朝時期的書頁型態(冊子裝)。
文字傳播中最大的變革,莫過於印刷技術的發明與應用。唐朝中後期發明的整版印刷術,成就了宋朝高度的文化發展,正如同十五世紀古騰堡(Gutenberg)發明的活字版印刷術,造就了西方文藝復興的斐然成果,而在印刷字形方面,二者皆延用當時最普遍的書寫造形,如(圖1)所示,西方最早的活字版印刷,從當時的四種哥德式書寫字樣中,選擇了最為工整方形的形態。而後的宋元明清各朝,因應不同的歷史背景、時代需求與製作技術等因素,個別發展出各式的印刷字形,這些字形經歷近代化的金屬雕鑄、照相打字,至今仍然活躍於數位媒體的古典字形,包括宋體字形、明體字形,以及完成於清朝前期的軟筆系統之楷書字形。
原刊頁面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