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展
美術理論
美術團體
文獻史料
圖像資料
影音資料
相關連結
檢索:
首頁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台灣美術知識庫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台灣美展
美術理論
美術團體
文獻史料
圖像資料
影音資料
相關連結
關鍵字
臺灣美術期刊
研討會論文
美術家傳記叢書
臺灣美術期刊
研討會論文
美術家傳記叢書
首頁
>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期數 :
38 期
出版年月 :
1997年10月
篇名標題 :
油畫顏料層剝離與處置方法
作者 :
董國金
摘要 :
畫作經過一段時間後,有些會因畫家所使用的材料、創作方式及收藏環境的影響而產生各種不同情況的病變。反之,也許病情相似,但因其畫作之材料、創作方式和致病原因不同而必須採用不同方式進行修復。
正確的修復方式可以減少畫作再次受到傷害,延長畫作的壽命,恢復原畫的面貌;而不正確的修復方式卻適得其反。目前國內對正確的修復觀念依然相當淡薄,當畫作遇到狀況時,往往首先想到的便是請畫家本人再補筆、補畫,或是畫家的學生、甚至畫家的家人自己處理。除非動手的人有專業的修復知識與經驗,不然會給畫作帶來更嚴重的損害,對台灣美術文物來說是相當嚴重的問題,故在處理上不可不慎。
本文針對畫作受損的原因,損害因素及正確的修復方法作一簡單的說明,期望正確的修復觀念得以傳播,並讓大家對修復有更完整的認識。日後若遇到畫作有病變發生時,能有正確的判斷能力,尋求專業人員協助處理。
文字全文瀏覽 :
未獲授權
原刊頁面瀏覽 :
未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