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展
美術理論
美術團體
文獻史料
圖像資料
影音資料
相關連結
檢索:
首頁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台灣美術知識庫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台灣美展
美術理論
美術團體
文獻史料
圖像資料
影音資料
相關連結
關鍵字
臺灣美術期刊
研討會論文
美術家傳記叢書
臺灣美術期刊
研討會論文
美術家傳記叢書
首頁
>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期數 :
14 期
出版年月 :
1991年10月
篇名標題 :
青瓷之美
作者 :
劉良佑
摘要 :
中國青瓷的生產,南北朝之前重心在東南浙江杭州灣一帶,經南北朝和隋代之後,全國各地重要的窯場,也都能生產青瓷。隨著唐代北方強大的政治力和經濟力的集結,青瓷的重心在洛陽和西安這兩京所在地的附近,開始形成另一種風貌。
在唐代長安北郊的黃堡鎮耀州窯遺址中,除了出土大量的唐三彩作品之外,白瓷、黑瓷,花瓷、茶葉未瓷、裸胎黑花瓷等等,數量也不在少數。尤其是在唐代中期以後,耀州窯遺址中也出土了一些典型的北方青瓷標本,這些標本的柚色和南方越瓷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南方越窯青瓷的袖層極薄,多數為黃綠色 (艾色),少數為青綠色。而唐代耀州青瓷則袖層肥厚,色澤溫潤為暗綠色。從觀念上而言,說早期耀州青瓷是受南方越窯影響而生產的,當然有發展上的先後意義。但就從純技術的角度看,耀州窯早期青瓷在製作上和材料上,顯然又有地域性的強烈風格。從這個方面去思考,我們發現耀州早期青瓷的製作,又和當時北方盛行的茶葉末釉器,有著更深一層的淵源。
文字全文瀏覽 :
瀏覽
原刊頁面瀏覽 :
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