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學刊資料

117 期
2020年5月
「曉江亭」作為臺灣傳統環境的邊境與節點之空間構成
吳瑞真
興建於日治時期大正15年(1926)的曉江亭座落於竹東東寧橋橋畔,與東寧橋、福德祠共同成為一個整體的空間脈絡。這樣的空間構成,從日治時期延續迄今,演繹了地方發展的歷史,也在不同階段積累著地方生活中重要節點的不同角色,同時構成了多元的內在文化特質。
本文企圖思考超越現代主義理論所構築的市鎮規劃與設計所產生的都市與聚落,如何理解非在現代主義理念支配下建構的傳統環境。從地理位置而言,「曉江亭」位於凱文‧林區(Kevin Lynch, 1918–1984)所界定的「通道」(paths)的沿線,又是位於區分兩個街區(districts),或是穿越作為「邊緣」(edges)的橋上,具備了環境空間構成的節點(nodes)概念特質。
在其複合的空間組成中,以東寧橋為核心。曉江亭、福德祠的建造是因東寧橋於大正15年(1926)的興建而同時竣工。曉江亭具備有紀念性的「碑亭」與休憩功能的「茶亭」等雙重功能,又,福德祠與分佈於中國南方至越南等地的「廊橋」、「風雨橋」、「橋屋」之功能相近。東寧橋做為竹東通往內山的重要聯繫道路,是地方仕紳與知識份子們,延續清代以來地方菁英造橋鋪路的公益精神,同時聘請民間工匠,應用了學習從中國福建傳來的最新石拱結構技術,自主完成建造了取代原來的木造的軟陂橋,成為石拱橋的東寧橋。最後,「曉江亭」,在晚近時,居民砌築了「洗衫窟」,作為日常洗衣的場所,成為豐富生活感的場域。
東寧橋的石砌拱橋具有拱型傳自古老時代之古典美學,與技術傳統的根源,結合茶亭與守護石橋的福德祠之外,又結合居民日常生活的洗衫與對河川水神的信仰,這裡的「曉江亭」,是臺灣傳統社會對於市鎮空間的邊緣、通道與節點的認知與其形塑的歷史發展過程,進而分析這個作為環境節點性格之「曉江亭」,與其實質空間構成元素的文化特質的一個重要案例。

原刊頁面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