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64 期
2006年4月
前衛藝術在台灣東岸的初航──近十年來花蓮的美術運動紀實
潘小雪
東部花蓮的開拓,晚於西部兩百年,「後山」這個名詞是對東部未開發的、化外世界的直接印象。近幾年來,新的評價出現了,「台灣最後一塊淨土」取代了「後山」,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是因為台灣人價值觀的轉變,使得未開發的負面評價變成純潔的正面意義,其實東部的現代思想、民主發展並沒有太大的進步。東部文人內心都有個矛盾存在,在慶幸有好山好水以及輕鬆緩慢的生活步調,提供了想像的張力的同時,由於地廣人稀,極少互動,經常自覺苦無開展的著力點,尤其在適應一般社會的反智傾向最為辛苦。
從台灣的整體美術發展來看,後山花蓮的美術運動不如西部活躍,比較起來顯得寧靜而緩慢,發展過程中,早期藝術家都是從外地來花蓮避亂隱居的,並以傳統中國文人審美情調為依歸。其他則是來自日本式印象派的寫生畫,他們接受日本教育,但極少參與花蓮以外的各項美術運動,這就是花蓮美術發展的基調。
花蓮藝術的發展有一個特殊的情形值得探討。花蓮美術的發展較少透過「運動」的方式形成風格上的轉變,不像西部那般自由活躍,一般創作的狀況就像四季榮枯的草木般,適時逢生者枝葉茂盛,否則任其消亡。早期避亂隱居的文人,以傳統文人的美感為基調。中期國民政府來台期間的民間畫會大都由救國團或黨部統籌規劃或提供資源,以大型文藝團體,總會分支的情況下組織而成,活動性質以傳統畫家主導之比賽、聯展、當眾揮毫為主,較少個人獨創的空間,創作者也很難站到官方的準則之外發展其他風格的可能性,即使有小型而純粹的藝術社團,畫會畫室形成,卻因資源不足,或環境醞釀之條件不夠而告夭折,如西畫協會、青谷畫會、五人畫展等。至今花蓮美術一直處在官方或半官方的形式中發展。近十年來,由於私人畫廊、畫室、工作室成立,提供較多的藝文空間,自由風氣才逐漸形成。官方掌握大部分的資源,但是其中文化政策與藝術創作風氣並無太大的關係,然而,官方卻掌握「藝術詮釋權」的局面,使創作風氣一再受創。
文字全文瀏覽 :
原刊頁面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