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22 期
1993年10月
日本版畫史和浮世繪四大家(下)
潘元石
  浮世繪在近代日本版畫史上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是藝術界人士所公認的。然而它受到世人的重視和推崇,不過是最近一百年的事。
  在西元1862年的英國倫敦萬國博覽會上,這些過去曾經被特殊階層認為是毫無價值而不屑一顧的通俗「浮世繪」首次展出。這次的展覽,使它鋒芒畢露,令西方藝術愛好者大感驚異,他們發現浮世繪有其獨特的意境和思考內在的價值。紛紛對浮世繪其純熟而剛勁有力的線條和經過顏色強化的平面性,所凸顯出的平實情趣及優異準確的套色技法,深覺驚訝而大為激賞(註1)(圖1)。
  西元1972年在美國紐約的一次美術品拍賣中,一幅喜多川歌磨的「阿久」浮世繪美人版畫,售價竟高達7萬美元。而十五年後的1987年,同樣在紐約一幅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浮世繪風景版畫(圖2),售價竟創114萬9千5百美元之天價!當然,一件藝術品的價值,是不能以出售價格的高低來衡量的,然而浮世繪版畫竟能如此引人喜愛,確實有它獨特之處,值得我們去探討。
  要了解浮世繪的成就,必先從浮世繪發生的背景、源流、內容和製作方法等方面來探討,才能掌握其精髓。那麼最好從日本的版畫演進史着手,較為便捷。因此筆者擬從日本版畫演進史中談論「浮世繪版畫的概況及其成就」,然後再談「浮世繪版畫與中國彩色套印版畫的關係」。所論是否適當,在此期盼藝文界先進不吝指教。
原刊頁面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