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19 期
1993年1月
審美判斷的民主化
李松泰
  有人說現階段臺灣的藝術界是處於「展示空間」的時代。這似乎是意味著「畫會時代」的結束,和公辦展覽會的重要性也正逐漸的消逝、減弱。雖然這樣的看法近於悲觀,却也有其部分真實性。
  臺灣地區的公辦展覽舉辦始自日據時代的臺展、府展,光復後不久,隨即有全省美展的舉辦。無論是臺展、府展或省展,在臺灣的藝壇而言,一直都是最重要的活動。然而隨著時光的推移,這一年一度的盛會似乎有逐漸老化的現象。雖然主辦單位、承辦單位都努力求其變革、更新某些制度、規章,以期長保其生命力,可是,大趨勢似乎是難以逆轉。要突破此一窘境,並非易事。
  臺灣的公辦展覽模式基木上是承襲於日本在大戰以前的文展、帝展及新文展而來。而日本的文展則亦是借鑑於法國的沙龍。目前省展所遭遇到的困境,無論是在日本或法國都曾經出現過。事實上,在法國沙龍發展史上,很早就有要求改革的呼聲,這種要求主要是針對其評審制度專制保守的作風而來。例如1789年大衛(Jacques-Louis David)在沙龍中所挑起的一場戲劇性改革抗爭。那時他大膽地另組一個「自由和宇宙的」「藝術公社」(Commune des Arts)試圖取代皇家學院的地位。而沙龍中保守派的安吉維里耶(D'Angivillier)也不甘示弱,取消1791年的沙龍,並將一般平民畫家摒除於政府購藏名單之外。許多藝術家為此而前往國民議會陳情。結果國民議會決定(末經皇家學院同意)將沙龍開放給全世界的畫家參與,而不限於皇家學院的畫家。接著,大衛憑藉其政治力量進行了許多改革。然而其所引領的新古典主義陣營,不久又成了新的保守勢力。隨後,沙龍便一直在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之間擺盪起伏。像這樣的情形,在沙龍發展史上,幾乎三、五年就發生一次。1863年雙沙龍的產生即是明顯的例子。在這一年審查委員會極其嚴格地淘汰了許多重要藝術家如庫爾貝(Courbet)、欽特爾依(Chintreuil)和馬內等人的作品,藝術家們怨聲四起。拿破崙三世知道此一情形後,就在4月19日親臨工業宮參觀。他審閱過入選作品和部分落選作品後,感覺其中確有可議之處,即下令在同一地點,繼沙龍之後,另行舉辦一個落選展。另二個時代更近的例子,就是1890年國家美術協會沙龍的成立造成的公辦沙龍分裂,和1884年獨立沙龍的產生,都是起於公辦展覽專制、保守作風下的反彈。在日本方面,二科會興起的歷史,更是為國人所耳熟的。
  為什麼公辦展覽會總會給人保守或專制的印象,而引致新一代的抗爭?難道公辦美展就不可能與時代環境、精神契合,甚至走在風氣之先?這是否可能因審美觀念上的精英主義所造成?或者是評審制度出了問題?摒去法國和日本的公辦展覽不談,以下謹就我國全省美展目前的評審制度來討論。
文字全文瀏覽 :
未獲授權
原刊頁面瀏覽 :
未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