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69 期
2007年7月
台灣攝影的美感經驗
周 文
攝影在台灣地區是很盛行的活動,每年所消耗的底片數量相當驚人,近年雖因數位相機的出現,傳統底片使用的群眾大量流失,迫使大型底片公司如富士、柯達不得不做出新的措施應付此局勢。雖然如此,但並不影響攝影在台灣發展的事實。從歷史演變來說,攝影活動很早就出現於台灣地區,法國奧賽美術館蒐藏的1850年有關台灣景象作品,就能清楚說明這情形。當年西方強國為殖民、傳教需要,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實際的探險研勘,攝影則是最有用的器材,真實紀錄探險地的社會人文、地理景觀等等訊息,此是台灣初期攝影最大的應用方向。日本統治台灣時,早期攝影也是如此使用,紀錄許多人文現象。1898年日本第4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和其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到任,在兩人合作經營之下,台灣政務逐漸展開,社會漸漸安定,不但奠定現代化基礎,也提升當時人民經濟生活水平。1900年左右,有關台灣景象攝影(寫真)報導已是具發展雛型,寫真會、寫真館(二我寫真館、林寫真館皆於1901年創館1)的設立,更帶動攝影風潮。
初期的寫真館大部分以家族、個人肖像為主要攝影對象,少數的景觀作品,可能因是設備繁重、經濟能力及人員管制等因素,皆由日人寫真會或統治單位出版,紀錄報導的性質非常濃厚,較欠缺藝術性表現。這段期間除了統治宣導和軍事運作外,攝影界所發生的幾件事情,或多或少影響未來發展,例如中華攝影社的成立,彭瑞麟、張才、鄧南光等前輩赴日學習攝影,及日本總督府官防情報科辦理二次「台灣登錄寫真家」的活動2。大戰結束後,中國攝影學會跟隨政府來台,該會成員3對台灣攝影有很大的貢獻。這股新血帶來新的局勢和面貌,「聯合國同志會」、「中國文藝協會」相繼成立,更促進發展的快速步調,「美而廉畫廊」的出現,即是此趨勢明顯的「告白」。1951年後,攝影學會及攝影活動成長速度都非常驚人,其中「中國攝影學會」和「台灣省攝影學會」的成立,對後來台灣攝影發展有決定性的作用。這裡我們可看到攝影方向的分歧現象,台灣攝影學會強調台灣本土的寫實風格,和中國攝影學會沙龍唯美的作品,二者對於攝影的詮釋有相當不同見解。
50、60年代,戰爭爆發及結束,不但許多軍人戰死沙場,無辜百姓也受到空前的苦難,原子彈帶來大量的死亡,無論是侵略者或被侵略者,都無權決定自己的生存方式。戰後應該是承平的歲月,卻始終被核子毀滅的事實籠罩,在此焦慮不安的年代,人們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生活意義就是盲目活著。現代人的支離破碎,使得他們開始思考自己的存在問題。面對空無,宗教力量不再是絕對。社會倫理秩序的混亂,科學認識的有限性,這些都造成我們生命浮現在半空之中,生存無根的一代,處處顯示虛無空乏感。人們藉著藝術表達精神的疏離,
在此虛無焦慮的日子,其是最好顯現人們的精神意向。1945年瑞士雕塑家艾柏托,將人體形式拉長,不斷追求自己所達不到的理想,孤獨見證人的存在。沒有將來的生活,人們會產生恐懼,無目的的流亡,迫使大家開始思考自己生命的存在意義。進而對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也開始有所反應,這種思潮結果讓我們回歸對生命、對自己成長的鄉土做一全面式的探討。
存在思潮就在此前提,漸漸影響當時國內社會各層次,無論藝術、思想或生活都籠罩於存在場域內,當然攝影也受到相當大的影響,尤其在70、80年代的作品常能見到痕跡。當年受到政治、社會的運動,使得攝影也漸漸脫離唯美意境的表現而走向人群,社會主題的紀錄取代了過去唯美主張,報導紀錄功能又再度被攝影者所強調,台灣攝影發展又是一新的風格現象。
台灣攝影的風格發展,簡單區分為早期寫實、唯美沙龍、寫實報導及現代攝影四種風格。本文嘗試從台灣人文發展的現象,來解析這四種風格在台灣攝影各自呈現的面貌,及做一簡單的評述工作,或許能有所新見解和詮釋方向。
文字全文瀏覽 :
原刊頁面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