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學刊資料

108 期
2017年4月
從氣韻生動到寫生――傅狷夫水墨的地方演繹
廖新田
臺灣水墨發展,初始自清領遺緒,渡海書畫散見於各處落戶紮根,雖尚不成氣候。此一文化臍帶於日本殖民時期逐漸被切斷,在官展政策的支持下,日本繪畫取而代之,枝葉漸茂。戰後臺灣復歸中華民國,國共對峙下,中原渡海與文化傳承始復甦,政權轉換之際,文化認同也遭受重大衝擊。1950年代起發生的「正統國畫論爭」標誌著這一段的掙扎,影響所及,現代水墨進場、日本畫另名為膠彩畫,臺灣藝術劇場換幕。除人物場景,藝術理念的對話亦是焦點:「氣韻生動」與「寫生」立場分立,前者為傳統繪畫與抽象水墨所供奉,後者為本土藝術家與改革派所支持。除卻此論爭,渡海書畫家中,有識者認知「師造化得心源」的古訓新意,乃以中原傳統為根基戮力開發與臺灣環境結合的寫生水墨,傅狷夫是其中的佼佼者,形式、技法、美學均讓人耳目一新,特別是入古出新的效果與臺灣水墨風格的誕生,影響深廣。本文以渡海、離散、在地化等觀念檢視這一段歷程的演繹,探索「氣韻生動」與「寫生」在臺灣水墨發展的競合軌跡,並以傅狷夫水墨為典例用以詮釋與界定臺灣水墨在地化之意涵。臺灣水墨的發展可以重新定位其價值與關係取向,從縱向轉換到橫向架構的思考,更能全觀地掌握水墨藝術的在地意義與精神。這些具體的案例分析,結合跨域理論,始能建立本土的藝術論述。
文字全文瀏覽 :
原刊頁面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