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15 期
1992年1月
海上派溯源
劉芳如
  上海原本是由揚子江(長江)淤泥所沖刷、滙集成的一處沙洲,它地當長江支流黃浦江的左岸,距離入海口約十二英里,鄰近並有吳淞江可以通往蘇杭要津,位置本身即兼具了聯絡內陸與外海的重要條件。若據考古發掘報導,約在五千三百六十年前,此地已有先民居住(註1);而紀元前三世紀的戰國時代,楚國春申君(黃歇)也曾在這一帶治水防澇。黃浦江又名「春申江」,上海亦簡稱為「申」,便是種因於此。唐代初期,除了現今吳淞、江灣、楊樹浦東端和復興島之外,大部分地區業已淤積成陸,到了宋初,則全境悉數浮出水面;南宋紹興年間並在此設置市舶提舉司和榷貨場,正式命名為上海鎮。元至元廿九年(1292),復設立上海縣;不過當時,此地仍舊屬於漁村形態,專供往來的漁舟作為停泊、休憩的所在。附近漁民們用來捉魚的工具中,有一種被稱為 「扈」的竹編柵欄,後來竟演變成上海市的別名「滬」了!(註2)
  據元末至正年間(1341一1367)的統計,上海的居民約在七萬餘戶之譜,降至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則增加到了十一萬四百戶,人口數達五十三萬。(註3)明季,因為上海屢為倭寇侵擾,乃於嘉靖三十二年(1553)開始築城,周圍總長達九里。清康熙二十四年(1684))更設江海關。至此,上海才粗具「江海之通津,東海之都會」的規模。
  道光二十二年(1842),清廷因鴉片戰爭失敗,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約中規定,上海與福州、廣州、廈門、寧波一起開放為通商口岸。於是,海禁大開,超海〈海上畫派概述〉裡,即形容「此時外國商人和冒險家,各色人等,(麕)集上海,往復頻仍,爭奇鬥勝,繩營角逐,成為冒險家的樂園。」(註4)
  咸豐元年(1850),太平軍於廣西起事,未幾,戰亂便席捲向整個的東南半壁,上海市雖然未曾淪陷,但卻另有一支「小刀會」流竄至此。咸豐三年(1852)入城後,甚至藉豫園內的點春堂作為會址,同時打出覆清的口號,一時間,從之者頗眾。(註5)
  設若推究上海藝壇的崛起,實與上列兩次歷史事件息息相關。上海開埠,並淪為外商租界,華洋雜處的結果,不僅帶動了工商業的快速進展,更將周邊一帶的藝術工作者吸引至此,期望能藉助強力的經濟後援,好讓個人的創作理想得以充份實踐!再加上太平軍滋衍江南的十餘年間(1850一1864),原本藝術鼎盛的蘇州、揚州等地相繼凋落,上海市縱或有小刀會進駐,但是因為租借的庇護,經濟實力並未蒙受重大打擊,以至大部分的文人和畫家為了逃避戰爭而徙居滬濱,終爾演變成文化重心的南移。一時間,上海畫壇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潑景象,進而凝聚為極具時代特色的繪畫流派,這便是所謂「海上畫派」的誕生!
文字全文瀏覽 :
原刊頁面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