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53 期
2003年7月
台南府城常民建築發展之初步觀察──以光復初期以前的民居建築為例
張玉璜
  府城台南為台灣開發最早的城市,十七世紀荷蘭人殖民台灣,即以台南為統治根據地;其後二百餘年間,此地始終為全台的行政經濟中心,市街日趨繁華,商業逐漸鼎盛,終而贏得「一府、二鹿、三艋舺」稱謂。清中葉以後因台江淤積影響航運,台南乃逐漸沒落,台灣首府之封號終為台北所取代,其後城市規模並為高雄、台中所超越。今日台南榮景早已不再,然經歷荷蘭、明鄭、滿清、日本、民國等五個不同政權統治,因著各統治政權經營理念的不同,其都市形貌與建築空間面臨一次又一次的衝擊和轉變,這種複雜的歷史變遷與文化累積過程,卻為這個城市留下不論數量或品質都足以傲視全台的文化資產,成為閱讀檢視台灣歷史文化發展的具體空間實證。
  正因如此機緣,建構人今日台南都市風貌多樣化的特質。然而府城雖擁有全台最多的古蹟、歷史建築等空間文化資產,但自1970年代以來,其都士發展成果未盡人意,空間建築的文化水平也日益降低,舊市區內許多珍貴的老房子與古巷道因都市開發壓力而自歷史舞台消失,文化古都的外顯形象正日趨褪色。雖然如此,根據保守估計,當前台南市建於光復初期(1960年代)以前的老建築物數量應有四、五千棟以上,而老街、古井、老樹等空間文化資源亦有不少數量。這些為數可觀的各個時期之空間文化資產,兼容並蓄地存在於大街小巷當中,建構了眾人對台南市的基本空間印象。
  由於先前未曾做過空間的全面普查,台南市所蘊藏的歷史空間與老建築之實際情況,包括數量、型態、分布等基本資料,一直缺乏客觀具體的描繪。長期以來,雖有先人所遺留的豐富史料可供參閱,官方也積極指定許多古蹟,然而諸多資料片段的堆疊,以及過度從統治政權的角度來詮釋都市的文化空間內涵,使得這座古老城市的空間身世,長期隱身於歷史雲霧當中而難得窺見。本文乃嘗試透過目前有限的歷史建築普查資料,對舊市區中常民建築之形成背景與特色進行解讀,使眾人對此古都之當代空間的面貌、內涵與價值,能有進一步的理解與認識。
文字全文瀏覽 :
未獲授權
原刊頁面瀏覽 :
未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