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95 期
2014年1月
「戰後」如何前衛?──李仲生的現代繪畫策略與戰後台灣美術方法論
白適銘
  戰後台灣,長久處於世界邊緣,復因戒嚴、政治思想箝制所造成的封閉社會狀態,導致藝術的發展遲滯不前,藝術家面臨「世界化」與「中國化」二元矛盾的選擇,將如何突破重圍,開創出先進、前衛並與世界同步之現代藝術?同時,在1950年代初期,因為歷史矛盾、中國文化中心主義偏見所造成的正統國畫論爭,消耗了戰後台灣藝術界的能量至鉅,相互排斥、對立、攻訐的情況屢見不鮮。在諸種有關台灣∕中國戰後美術「決定論」的爭議中,間接導出取法西方前衛藝術以建立現代中國畫新貌之話題。自此以往,「前衛對傳統」、「西方對東方」等新舊文化之爭之論說,因風起雲湧地充斥於當時的美術社會,這些爭論,均不同程度地牽涉到戰後另一波美術「現代化」可能出路之問題。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參與論爭者為追本溯源,開始對包含歐、美、日等「世界美術」之歷史、現狀進行探索,企圖尋找融合「世界性」與「民族性」的策略與可能方法,在創作實踐及思維論辯上,均呈現逐漸朝向美術史溯源的特殊「美術史化現象」。以上諸問題,與被稱為台灣∕中國「現代繪畫先驅」的李仲生具有密切關連,探討其一生對現代繪畫、前衛藝術或抽象藝術發展之理論思辨、史觀及實踐過程,實有助於理解戰後台灣美術史建構之困境以及「現代繪畫運動」之發展歷程。
文字全文瀏覽 :
原刊頁面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