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69 期
2007年7月
新美術的萌芽(1895-1945)淺析日治時期由「寫生」「地方色彩」所建構的台灣美術風貌
林明賢
自1895年日本統治,臺灣才再次的經由日本間接的進入西方的「現代」,此時的現代化過程雖是全面的,但卻是透過日本帝國的殖民主義來完成的,因此,臺灣的現代化始終與殖民性彼此糾結;然吊詭的是臺灣在日據時期所建立「殖民化的現代性」卻讓臺灣創造了經濟奇蹟,此一現代化的模式則被稱為外發性的現代化,與歐美內發性的現代化有所區別。
在文化藝術方面,經由日本殖民的間接轉承與西方現代藝術接軌,而台灣美術就在新式教育的引進及官辦美展開辦等因素推動下展開所謂「新美術運動」,然在這新潮流影響下的台灣美術展現異於明清時期的美術風貌,其獨特性一般論述皆以「地方色彩」或「外光派」為其表徵。有關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地方色彩」因不同的觀點有不同的論述,但大都是以表現台灣地方特色為其要旨,王秀雄對此有如是解釋:「『地方色彩』(Local Color ,日人以片假名音譯)亦可解釋成『地方特色』。他不僅包括了南國炎熱的特有色彩,亦包含台灣特有的自然景色與動、植物,台灣街景。甚至包括了風俗民情、宗教節慶以及高山同胞的習俗與生活等『鄉土藝術』。」 雖然一般咸以為「地方色彩」是此時期特有的藝術風貌,但對此風貌之特質的詮釋,筆者認為若僅以圖像表面上之表現台灣獨特自然風情來作為了解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意涵及其所代表的意義,恐怕太過淺薄,只會認為此時期的台灣美術僅是依循在殖民政策下的一種無自省式的藝術風貌之表現而已, 那麼日治時期的台灣美術充其量將只是一種所謂由日本人引進的「二手」印象派風格的依樣展現,缺乏民族自主的觀點,徒然只是「風格成熟」的美麗創作。但事實絕非如此單純, 若一直循此觀點看待此時的台灣美術,將只能停留在目前的層面而無法再深入探究日治時期台灣美術家為何發展出這樣的美術風貌的問題,以及了解此一風貌又如何快速地被當時的人們所接受、並成為當時美術主流的原因,難道這一切只是因為官辦美展的引導而已嗎?抑或是一種新的美學觀的建立所致?促使日治時期台灣新美術運動發生的因素很多,包括新美術教育的引進、美術競賽的出現…等影響,當時新教育制度的實施內容不僅異於原有的漢文化形式,更將世界新的文化思潮引進台灣,使台灣得以與西方現代化接軌,多重因素的交織構築了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風貌,也為台灣美術邁向現代化奠定了新的基礎。有關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特色之相關研究,現今已有許多精闢的論述及見解,然大多圍繞在「現代化」、「殖民」、「地方色彩」…等問題之敘述面探討,對於各項因素交互延展之間所產生之影響來看此時期台灣美術的發展,多未作進一步探究,本文試以此時期台灣美術之意涵作分析,從客觀的圖畫課設置到「寫生」觀念的灌輸,美術團體的發展及官辦美展的開辦以致形塑出「地方色彩」的風貌作一探討,以期對日治時期台灣美術之藝術風貌有較寬廣的視角及解釋,從客觀環境因素解析著手,逐步探究藝術家創作的主觀因素,並作具體的論述。
文字全文瀏覽 :
未獲授權
原刊頁面瀏覽 :
未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