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學刊資料

121 期
2022年3月
如何用攝影形構風景空間? 評《臺灣的模樣》、《敘事中的風景》
沈柏逸
   風景不僅僅表示或象徵權力關係;它是文化權力的工具,也許甚至是權力的手段,不受人的意願所支配。......風景總是以空間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這種空間是一種環境,在其中我們『被視為風景中的人物』找到——或者迷失——我們自己。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在第一期展覽,探討臺灣殖民以及主體問題的《舉起你的鏡子迎向他的凝視》以及關於灰塵跟攝影、時間關係的《塵與時》後,第二期展覽《臺灣的模樣》與《敘事中的風景》則是聚焦討論「臺灣」。臺灣主體的問題像幽靈一般不斷纏繞至今,似乎迫切需要召喚攝影定位臺灣的主體。
  處理攝影,恰恰是定位臺灣的好契機,相較於流動不居的混沌感,以及臺灣攝影體系的欠缺(相較於歐美與日本傳統的攝影體系,臺灣漸少學院機構,檔案的建立也相較零散),重看攝影有凝結過去「此曾在」的證物感。我們的身份、認同、定位,正好可以用過去攝影家實踐的照片錨定。而臺灣攝影史的混亂,也可以透過整理這些老照片來重新梳理。然而,這樣的定錨,是否同時化約臺灣本身的異質性?

原刊頁面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