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展
美術理論
美術團體
文獻史料
圖像資料
影音資料
相關連結
檢索:
首頁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台灣美術知識庫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台灣美展
美術理論
美術團體
文獻史料
圖像資料
影音資料
相關連結
關鍵字
臺灣美術期刊
研討會論文
美術家傳記叢書
臺灣美術期刊
研討會論文
美術家傳記叢書
首頁
>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期數 :
53 期
出版年月 :
2003年7月
篇名標題 :
歷史文化的載體:金門歷史建築引介
作者 :
江柏煒
摘要 :
建築之初,始於滿足人類遮風避雨的基本需要,在文明的發展歷程中,逐步成為追求心理庇護、舒適愉悅、權力象徵的居所。建築的生產,先受制於自然環境的諸多條件,繼而因不同的政治制度、經濟體系、社會組織、思想文化、軍事需要、宗教信仰、工藝技術等而有所差異。世界上著名的古文明,如埃及、巴比倫、希臘、羅馬、美洲、印度、中國等,在建築上均有其顯著特徵。著名建築學者梁思成進一步將建築成就聯繫到國族文化的發展,指出建築的重要性:「建築之規模、形體、工程、藝術之嬗遞演變,乃其民族特殊文化興衰潮區汐之映影;一國一族之建築適反鑒其物質精神,繼往開來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賴其建築之遺跡或記載以測其文化,其故在此。蓋建築活動與民族文化之動向實相牽連,互為因果者也。」西哲稱建築為「營造之藝術與科學」,建築史為「石頭打造的史書」,說明了建築做為一個民族或地域之社會文化的載體,以及其象徵表現的地位。
文字全文瀏覽 :
瀏覽
原刊頁面瀏覽 :
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