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展
美術理論
美術團體
文獻史料
圖像資料
影音資料
相關連結
檢索:
首頁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台灣美術知識庫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台灣美展
美術理論
美術團體
文獻史料
圖像資料
影音資料
相關連結
關鍵字
影音紀錄片
影音紀錄片
首頁
>影音紀錄片
影音紀錄片資料
出版年 :
2022
計畫名稱 :
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
傳主 :
霍剛
影片名稱 :
心象幾何—霍剛
關鍵字 :
霍剛、紀錄片
簡介 :
在臺灣戰後美術現代化的歷程中,處於雙重文化斷裂與複雜新舊關係的時代處境,預示一種不可避免的衝突正醞釀成形。族群與世代差異,以及來自冷戰氛圍的刺激,夾雜在反共、抗俄、仇日的多重情緒中,1950年代以降的美術,已無法僅隱藏在哲學或審美思辨的庇蔭下,建構烏托邦式的言說及形式。隨之而來的,是越演越烈的對抗以及文化意識型態的高漲,爭奪文化版圖與主導權,混雜在復興文化的大旗下各說各話。五月、東方及當時散布南北、蓄勢待發的畫會組織,成為繼日治時代以來真正推展美術發展的旗手。
然而,一觸即發的美術改革運動,帶著對西方或外部世界似懂非懂的理念,象徵正試驗著在這股文化復興大旗與極權統治狹縫下,僅存的自由。1960年,「秦松事件」政治打壓發生,牽連剛萌芽不久的現代美術運動,號稱「八大響馬」的前幾屆東方畫會畫展,亦在一片叫罵聲浪中揭開序幕。這群接受李仲生理論教導與戰後初期「新藝術運動」思潮啟蒙的青年軍,各自以其對前衛藝術天真浪漫的有限瞭解,開啟各自不凡而充滿冒險的現代繪畫之路。
霍剛(1932 -),一個出生於中國近代戰亂頻仍時局的藝術靈魂,自幼即立志成為畫家。戰後隨軍來臺,如願以償進入北師藝術科就讀,然而,制式師範教育對他那熾熱的藝術想望並無法滿足,只能尋求其他助力。然而,戰後臺灣不只民生凋敝,物質環境欠缺,學習藝術不啻是一種奢求。在李仲生有限的歐美日藝術新知啟發下,東方畫會成員們,開始建立其對現代、前衛繪畫的基本概念。霍剛早期畫作,帶有明顯的超現實主義元素,來自於李仲生留學日本時的間接影響。其後,在1930-40年間,甚至是戰後,歐美日畫壇已逐漸發展成熟的抽象藝術,亦成為這對師生窮畢生之力不斷追求的實踐形式。
霍剛對歐美日抽象或非具象繪畫的接觸與瞭解,較大程度來自前往西班牙及義大利之前的這段時間,畢卡索(Pablo Picasso)、米羅(Joan Miro)都是此時關注的對象。1960年代,其旅居米蘭時,更與蕭勤等畫友共同推動「龐圖國際藝術運動」(Punto International Art Movement),開展自身對抽象繪畫的全新見解。當時,他對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亞伯斯(Josef Albers)特別傾心,除在形構安穩理性、秩序井然的幾何畫面特徵外,並嘗試將中國古代圖騰、文字、造形,與西方冷抽象相結合,形成個人特色,並注重精神性的展現。他來自超現實主義浪漫色彩、充滿想像趣味的平塗手法,帶有東方藝術的平面性與寫意趣味,不僅柔化前者的僵滯冷漠,同時創造有如兒童畫般的自由與奇想,成為這位異地遊子故國神遊的鄉愁印記。
我們可以說,霍剛一生所堅持的現代抽象繪畫,與李仲生的激切神祕,或同門師兄弟的爭奇鬥豔相當不同,他一貫保有靜謐和諧、冷靜中有熱情的結構、造形與色彩,反映一種純粹而堅定的創造信念,在風雨飄搖的美術運動與離鄉背井的孤獨寂寞中,已然樹立清新自如、有如中流砥柱般剛正不阿的文人氣節。(文/白適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兼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