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70 期
2007年10月
藝術-政治-主體:誰的聲音?論後解嚴與後八九兩岸當代美術的政治發言
劉紀蕙
  本文探討藝術的政治性發言的問題。本文指出,在政治操作之下,人民會成為不具個性與面貌的群眾,或是代表政黨單一立場的選民;主體也可能會為了服從於概念先行的意識形態,而成為從屬於此象徵系統的籌碼。藝術家的政治性發言若不要為了附和當權者的政治立場,而成為傳播與複製其政治理念的工具,就須要思考如何不重複社群習性所期待的話語,不以同質性的群體隱藏自己,要將自己內在獨特的心靈經驗推向影像而說話,使自己的面貌清楚地出現。 
  台灣的解嚴時期雖然快速地拋棄了過去數十年被冷戰結構與政治意識形態僵固的法令,但是,戒嚴時期的語言與文化政策所引發的內在戒嚴心態,卻不容易化解。解嚴後雖然大量出現對於政治時局批判或是笑謔嘲諷的藝術作品,但是由於這些作品過於靠近直接批判式宣言,因此陷入了其所批判對象的邏輯,被局限於簡單的意念陳述。
  吳天章在九〇年代不再直接處理政治批判議題,也沒有快速的召喚出台灣人的正面形象,而是藉著一系列「非─家」的作品,將「家 / 鄉」的內在悖反與矛盾揭露出來,並以「劣勢感的皮膚化」的美學技術,將戒嚴時期被邊緣化台灣人位置的不舒服狀態,透過展示作為疆界標記的賤斥物件,慢慢翻譯出來。從八〇年代對於集權政治之下的集體性的批判、到九〇年代對於家園、家鄉、純真年代的質疑,進入2000年更為間接地對於共同體的戲謔,吳天章的作品替我們揭露了「鄉土倫理」政治的根本問題。這正是藝術的政治性發言的空間。
文字全文瀏覽 :
未獲授權
原刊頁面瀏覽 :
未獲授權